近日,美国3家太阳能企业破产,同时责难中国企业低价竞争导致其无法生存,申请政府进行低价倾销调查。
该负责人还强调,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的出口金额,远远超过美国自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金额,实现18.8亿美元的贸易顺差。[page]贸易保护主义将导致中美双输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引发了中国光伏行业相关机构及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希望美国政府恪守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承诺,避免采取相关措施。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更是指责,美方的指控是因为他们对中国市场的无知。随着11月8日时间点的临近,笼罩在中国光伏业头上的乌云愈来愈浓。美国太阳能厂商声称,中国生产商以大幅降价和美国同业抢生意,这些生产商在中国获得了大规模的现金津贴及其他补贴,使得美国光伏业在中国企业面前失去竞争力。继国内排名第二的光伏组件厂商江西赛维LDK国庆前后被传有可能申请破产保护之后,半个月前,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厂商无锡尚德电力也传出了将会申请破产保护的消息。
其实早在今年年初,施正荣就对行业发出预警:太阳能要准备过冬了,最困难的时期是在今年下半年。针对破产传言,施正荣回应称,尚德是个明星企业,有过很多光环,市场不好的时候,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你看,这很正常。本来老板说可以做到今年年底的,可是节后我们仍基本无事可做,虽然老板没说什么,可我待不下去了。
据网易财经了解,2011年晶硅产能将继续保持快速扩张态势,五大晶硅企业预计扩产61.9%,而五大电池厂商仅扩产44.8%,供需将面临基本平衡,甚至阶段性过剩。美国所占欧洲市场难占领去年9月,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光伏发电应用市场基础仍很薄弱,明年中国光伏业将面临行业低潮。因欧洲市场需求萎缩,中国的光伏业从硅片到组件供应商均面临利润被挤压的局面,对大多数电池、组件厂来说,息税前利润已接近于零甚至为负值。这家位于金华的光伏组件企业,成立于2007年,以生产封装组件为主业,熬过了2008年光伏业的低谷一路走来,但在今年,订单不足,工厂有67%的产能开始闲置。
5%其实已经很难达到,今年浙江生产组件的厂商只有两家保持毛利率正值,其余全部亏损,胡皖书说。美国的动作正是如此,受美国光伏业界之邀,美国律师事务所King&Spalding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并已将申请发往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目前,很多人看好美国市场,但美国市场真正启动需要很长时间。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在接受网易财经访问时表示,中国今年的光伏组件总的产能将达到30GW,而全球今年装机量只有20GW。产能严重过剩抱团作战或有出路从目前的态势看,无论是晶硅还是组件产能严重过剩已成严酷事实。来自iSuppli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晶硅组件价格下跌了19%,三季度跌势延续。
从产品结构看,江苏光伏业以上游多晶硅为主,兼顾中游组件产品。截至2011年3月,预计完成201MW的总规模,但实际完成包括55个项目在内的140MW装机规模。传言虽遭否认,但两大国内标杆企业先后陷入破产传闻,无疑显示中国光伏行业已风声鹤唳。而浙江因环保政策所限,主要集中于光伏组件封装。
今年上半年,欧洲市场大幅削减太阳能补贴幅度,而下半年欧债危机再次爆发,让这个对于中国而言最重要的太阳能光伏市场对光伏产品的需求大幅萎缩。江西与河北则以多晶硅生产为重点。
另被寄予厚望的美国,其国内市场萎缩程度远甚于欧洲。工厂67%产能闲置多晶硅价格创新低10月国庆节后,瞿成结算工资后,离开了他打了三年工的浙江金华的一家光伏组件企业。
今年3月,胡皖书也认为浙江光伏业将面临困境。独立研究机构GTMResearch的调查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里美国约有五分之一的光伏产能因破产或停产而消失,主要原因是无法与中国廉价太阳能产品竞争。从事太阳能光伏多晶硅片和电池组件市场战略研究的资深从业人员胡皖书向网易财经介绍,浙江光伏业组件毛利率能达15%-35%(如技术不过关,规模不够大,则毛利率降为8%-10%),但今年下半年组件毛利率已大幅下降至2%-5%。瞿成说,从今年年初至今,他们厂的活就时有时无,在今年三月份之前还算正常,五月份就有点空挡,七月份以后,越来越不行了。尽管与传统制造业相比,光伏组件厂商的毛利率能达到8%-35%。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分析师谢晨认为,多晶硅价格近期下跌主要是因为多晶硅、光伏组件产量增加太多,而太阳能外需市场却有所萎缩,供给远大于需求,以致全产业链库存严重,多晶硅行业或将面临一次大洗牌。
之前曾被认为能启动国内光伏市场的金太阳示范工程,推行情况远不如预期。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凌云曾对网易财经表示,浙江鼓励发展光伏产业,但不包括该省资源环境不允许的多晶硅提纯项目等。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浙大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史晋川表示,坦率地讲,现在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就是重新在走传统制造业的老路。从炽热转向彻寒,浙江光伏业仅用了7个月。
一位投行界人士用恍若隔世来形容这个行业的冷热变化。晶硅电池和硅片的价格同样下跌至0.65美元/W(电池)和0.34美元/W(156mm多晶硅片)。
美国的重要性从未像今日这样突出,但以目前情况看,美国不可能成为欧洲需求下滑的替代者,即使是部分替代,上述高层对网易财经称。据网易财经了解,中国一线供应商的晶硅组件价格在0.63-0.75欧元/W之间。中国光伏业寄望能接替,至少是部分接替欧洲市场的美国光伏市场,正自顾不暇。李俊峰表示,光伏发电应用市场的基础很薄弱,只有少数国家在认真做这个市场。
据了解,中国光伏业产品市场严重依赖国外,特别是欧洲市场,而国内市场一直未实质启动。这位高层认为,尽管美国市场仍未能取代欧洲市场成为中国光伏业产品的主要消化地区,但欧洲今年下半年以来饱受欧债危机影响,在太阳能市场上的消化能力已大受打击。
国内光伏企业主要集中在江浙两省,其中江苏光伏企业的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浙江约占1/4,剩余的市场份额由江西、河北、山东等省瓜分。截至10月24日,多晶硅价格已下跌至每吨25-30万元(10月2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6.3549),折合39.34-47.21美元/公斤,为历史最低。
三个月前的7月13日,多晶硅价格为40-42万元/吨。今年以来,随着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加上几大光伏应用市场连续削减补贴,全球光伏产业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产品价格一路走低。
以2008年大萧条的前车之鉴看,2011年的光伏企业,在进入白热化竞争的同时,扩大竞争实力和被兼并淘汰将成为今年光伏业的主题,而熬过光伏业寒冬的可行方向,也许仍是那个老办法抱团取暖。与去年同期多晶硅价格相对较稳不同的是,多晶硅价格快速下滑。今年3月4日,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宝申曾对网易财经表示,中国将逐渐开启光伏终端应用市场,但规模化市场仍需3-5年培养时间截至10月24日,多晶硅价格已下跌至每吨25-30万元(10月2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6.3549),折合39.34-47.21美元/公斤,为历史最低。
三个月前的7月13日,多晶硅价格为40-42万元/吨。江苏一家太阳能组件生产商高层对网易财经表示。
国庆前后,江西赛维LDK被传有可能申请破产保护。截至2011年3月,预计完成201MW的总规模,但实际完成包括55个项目在内的140MW装机规模。
瞿成所在企业的现状并非属个案,整个浙江乃至整个中国光伏业生产商的情况大同小异,业内龙头公司甚至出现破产传闻。这家位于金华的光伏组件企业,成立于2007年,以生产封装组件为主业,熬过了2008年光伏业的低谷一路走来,但在今年,订单不足,工厂有67%的产能开始闲置。